法治日报记者 赵志锋 法治日报通讯员 左栋
“同学们别跑,注意看红绿灯!”每天清晨7点半,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团结小学门前,都会有一位身着藏蓝警服、面带笑容的女民警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她时而指挥交通,时而细心地护送孩子们安全过马路。
她就是庆阳市公安局西峰分局南街派出所民警张亚琴,作为团结小学的法治副校长,3年来,她以法治教育播撒着安全的种子,秉承“孩子的事无小事”原则,构筑起一道温暖且坚固的安全防线。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“警察妈妈”。
法治教育
“同学们,假如有同学故意撞你、抢你的文具,这就有可能是校园欺凌的表现。遇到这种情况,一定不要害怕,要及时告诉老师和警察叔叔。”法治教育课上,张亚琴的讲解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,大家踊跃发言,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看法。
校园法治教育,对张亚琴而言,是工作的重心。她深知,孩子们若能自幼树立法治观念,未来在人生的旅途中便能少些曲折。为了让法治课堂不再枯燥乏味,张亚琴巧妙地结合真实案例,将校园欺凌的定义、危害以及应对策略,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。
除了定期开设法治课堂,张亚琴还创新性地利用“红领巾广播站”,开设了“法治10分钟”专栏。在这里,她精心编排的法治小故事和安全小贴士,通过广播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。
“警察阿姨,我最近总是情绪低落,不愿交流。”面对小宇(化名)的诉说,张亚琴耐心倾听后温柔地说:“小宇,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,好不好?”通过一次次交流,小宇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,脸上也重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。
“在妈妈手机上玩游戏时,我不小心点击了陌生的链接,结果被骗走了26元钱。”张亚琴常在课间闲暇之时,和学生交流大家身边真实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,并适时为孩子们揭示其中的诈骗风险。孩子们纷纷表示,今后一定会提高警惕,严防电信诈骗事件的发生。
这样的法治教育互动已成常态。自担任法治副校长以来,张亚琴已经累计举办了22场关于防欺凌、防诈骗等主题的讲座,为16名师生提供了心理辅导,法治教育覆盖了全校2200余名师生。
安全检查
“刘师傅,还记得这个防暴叉的使用要领吗?”
“这个拒马太轻了,发挥不了作用,需要增加些重量。”
张亚琴每周都会到学校检查出入登记情况,查看安保装备是否配备齐全,同时不厌其烦地提醒着门卫和保安。她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应急演练,对从火灾逃生到反恐防暴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关,力求确保在紧急时刻,师生们能够做到迅速有序地疏散。
餐饮安全、燃气安全、用电安全、消防安全等都是张亚琴关注的重点。在学校食堂,张亚琴仔细检查食材的采购记录、食品加工过程以及餐具消毒情况。“这些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,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,可不能马虎。”她对食堂工作人员说。
2024年秋季开学前,她发现学校围墙有一处监控盲区,当即协调加装了两个摄像头。门卫老李感慨:“张警官查安全像‘破案’,啥问题都逃不过她的眼睛。”
3年来,张亚琴推动学校整改各类安全隐患67处,组织防暴恐、消防演练8次。
隐患排查
校外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同样是张亚琴倾注心力的一项重要任务。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外环境,张亚琴主动与城管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,对校门口周边的流动摊贩进行耐心劝说,逐一引导疏散,不仅有效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,还确保了孩子们上下学的道路畅通。
一次校外巡查时,张亚琴发现一家理发店播放音乐的音量震耳欲聋,嘈杂的声音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。她立刻走进店里对店主说道:“老板,咱这店离学校近,声音太大的话,孩子们上课可就没法好好学啦,麻烦把音量调小点儿吧。”店主一听,赶忙点头致歉,立即调低了音量。
对于校外托管中心,张亚琴也丝毫不敢懈怠。她定期上门走访,仔细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,认真核实工作人员的资质。在她眼里,这些校外托管中心就是孩子们的“第二校园”,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。
每天上下学的重要时刻,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,张亚琴总会准时出现在护学岗上。她和学校老师、保安紧密配合,引导车辆依次通行,小心翼翼地护送孩子们过马路。“小朋友们,排好队,别跑呀!”她的声音充满关爱。
“守住孩子们身边的法治底线,就是守住社会的平安未来。”这是张亚琴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她用自己的坚守与付出,诠释着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。在孩子们心里,她就是那个安全感满满的“警察妈妈”。
聚富配资-聚富配资官网-配资知名股票配资渠道-股票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